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沖縄]0215日誌:「いみんのおはなしかい」移民繪本朗讀會


兩天前野入老師寄信來,說星期天下午四點在浦添市圖書館有個關於移民的活動。


浦添市圖書館就在美術館和てだこホール附近,之前去過一次,但還是有點擔心有萬一,決定提早出門,3:40左右就到。

到達時候正是「せかいのおはなし会」,是圖書館跟JICA合辦的親子活動,日本人一邊念繪本,幾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人一邊把繪本裡簡單的話和單字翻成自己國家的語言,念給小朋友聽。參加的人數比想像中多很多,幾乎塞滿整個會場。幾個國家分別來自太平洋島群和非洲,我幾乎都只聽過名字,甚至不熟到聽片假名也不知道那是哪裡,果然國際觀的加強是不分年齡都要做的阿。


其中很特別的是動物的叫聲,不同國家模仿動物叫聲的時候有同有異,就像之前課堂上老師放過關於オノマトペ(擬聲語)的綜藝節目,讓世界各地的外國來賓聽一個聲音(例如敲門聲),再寫出自己國家怎麼說出這個聲音,果然大家寫的聲音念法都不同,而日本人則因為學過一樣的オノマトペ相同。對我們來說或許這已經是理所當然的常識了吧,但對某些小朋友來說,這很可能成為他第一次知道這件事的契機而永遠記得這個畫面吧。我自己腦海裡就有很多異文化衝擊的記憶,第一次發現別人的理所當然跟自己不同的那個當下,不管年紀多小都會印象深刻


活動結束之後有個拍照的環節,小朋友們紛紛跑出去跟外國人們拍照,沒有再回來,人瞬間少了很多。

移民繪本的活動首先朗讀的,是「カリナのブラジルとにっぽん」,講的是巴西日系人三代Karina跟著爸媽回來日本的故事,內容不長也淺顯易懂。

第二本「龍の舞いー八重山パイン物語」是重頭戲,講的是戰前殖民地台灣有群人遠赴(說遠也不遠)八重山石垣島種鳳梨製作鳳梨罐頭的故事,水牛和新的耕作方法就是那時候引進。剛開始因為語言不通耕法不同很辛苦,小孩上學被歧視,大人總是起衝突。戰時因為需要鐵無法作罐頭,加上需要糧食作物政府決定不再生產鳳梨這種奢侈品改種糧食作物,這些人只好一度回到台灣。戰後才又以此為復興產業,五六零年代鳳梨罐頭工廠盛行一時。



比起兒童繪本,形式更像給國中生看的知識性青少年讀物,內容也有點難度,提到殖民阿火耕阿對立阿什麼的,我猜現場的小朋友或許跟非日本人的我一樣,多少有幾個恍神的地方聽不大懂吧

在繪本朗讀完之後創作者本人三木健老師親自上台介紹自己的作品,他是琉球新報的記者,三年前左右開始八重山跟台灣的交流協會。




在網路上的報導有這一段:
「彼らは戦前、「タイワナー」「三等国民」と差別され、台風やマラリアに苦しみながらも必死でパイン栽培に取り組んできた。ようやく軌道に乗ったころ、今度は戦争でパインがぜいたく品として栽培禁止の憂き目に遭う。開墾した土地を追われ、戦後は「外国人」としてゼロから再出発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かった悔しさはいかばかりだっただろう。」
戰前他們被以『タイワナー(Taiwaner)』『三等國民』歧視,承受著颱風和瘧疾的痛苦必死地辛苦栽種鳳梨。好不容易終於上了軌道,這次又遭遇鳳梨因為戰爭而被視為奢侈品禁止栽種的慘況。戰後,從前開墾的土地被追討回去,不得不以外國人的身分從零開始再出發。這是多麼令人悔恨的事啊。(資料來源:http://ryukyushimpo.jp/news/storyid-226676-storytopic-6.html)

繪本資料展示區


應該很多台灣人都不知道石垣島這段歷史吧(像我也是來之前也不知道),繪本是日中雙語本,好像希望在台灣販售但還沒開始,我應該會帶一本回去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