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雜感]假想敵


寫文轉文時候會有預設讀者,這些預設讀者其實是假想敵。

其實我的生活圈非常小,日常生活和牆上(因為FB設定的關係)沒有任何性別歧視的人,鮮少罵暴民的人(都是在別人牆上戰),鮮少反廢死的人(的精緻論述),我從小就是順民,每次引戰都心跳加快緊張到不行,深怕自己戰力不夠邏輯不通或甚至不夠政治正確。

但我會想到有人引身心障礙要分班的例子來反同婚,卻連他自己歧視身心障礙都不知道,還說別人切割(這個真的不爽超久超過不去),我會想到都討論到手段正當性的文章還有人留一些抗爭者吃飽太閒、支援者消費弱勢的無關廢話,我會想到更遠的更多腦到暴毫無邏輯宣洩情緒的發言或文章,自以為了解管院還了解社會系片面使用王家放棄抗爭宣言還沾沾自喜以為打臉都更盟(沒錯,我覺得那篇文章最莫名的就是那個點),或更多好棒棒理性中立文其實是因為自己有外於那件事的特權。

這些人現在都不在我身邊。都是間接看到的。
我大概是發出怪味的植物會把立場不太類似的人通通趕走,這樣好像有點糟,雖然完全沒有這個本意。

假想敵到底是誰呢?可能是以前看我娘炮欺負我的人吧,可能是那些只讓我看到一次歧視言論的遠方同學吧,可能是以前混帳又懦弱的自己吧,但這些人都不會看到這些論述,也不會因為轉了文而有什麼改變,根本不會。只有一種對象有點用,就是未來的自己,希望未來的自己能儲備戰爆別人的能量。可能很難否認是為了優越感、是為了消除罪惡的虛假正義感,但也不能忽略的是,

有些時候就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罷了。
或者只是因為,有太多對過去的怨言,沒辦法用爆裂的方式流出來,只好用論述作為填不滿那個無底洞的出口。好虛幻,該有別的解方的。

常好奇以前那個充滿理性思考到底是怎麼忽略自己的蠢,又或者以後也會覺得現在的這個自己怎麼那麼不要臉當時可以活著,可以以為自己沒罪了。

只要一件事可以暫時不關我的事,我在那件事上就可以假中立,就是特權者。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雜感][家教]〈本分〉

備課看家教的小六自修。

康軒版小六第十課瓦歷斯諾幹〈山是一座學校〉、第十一課〈本分〉
學校老師說,第十課是新詩沒有難字,是略讀課。
我說怎麼辦可是我覺得第十一課很無聊,女孩說她也覺得。
我說,那我們倒過來,十一課是略讀課。

第十課內容很多層次,絕對不只是"大家要親近大自然並用心感受它"這種空空的而已,家裡有小六生的趕快去逼迫她認真讀不要聽學校老師亂講。
裡面還有族群議題(為什麼拿鷹架對比辦公室、為什麼特別標舉語習慣膚色的差異),互為主體性的體驗(例如"你的感官就是你最好的老師",當然還有別的啦)、可以分析預設的對象讀者、擬人修辭怎麼作為作者的情感投射、作者在每個段落的架構編排怎麼循序漸進引導這首詩。

反觀本分那一課,除了教條式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真是什麼都沒有,大意是在說"與其好高騖遠,不如恪守本分"、舉一段:「(一個農夫...)像她這樣在自己崗位上盡忠職守的人,比比皆是,他們如同偉人一般,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文章邏輯本身沒什麼錯,但誰來告訴小朋友,在真實的社會裡職業的貴賤不是來自我們表面上尊不尊敬他、有沒有覺得平等,而是體制跟意識形態上都有權力關係,都有支配根壓迫?誰來處理「我覺得他們盡守本分好值得尊敬,但我不要變成他」的矛盾?
今天是關廠工人辦桌,那小朋友會覺得工人為了自己的受損的權益出來抗爭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嗎,這算不是是守本分?還是他們應該繼續做好他們的本分去工作最後終究會好好的?

這種文章才要略讀吧= =


讀愈多愈危險,尤其當小朋友以為自己不把他當一回事的時候更危險
他連「本分」是什麼都沒說,我只好把他讀成功能論預設而且輕易引導讀者的危機文章。

那現在很好了,有反思可能性的選文老師說不用好好讀,因為他「文字不難」,好吧是不是小學是教「國語」不是「國文」我誤會了,那議論文還不是偷渡價值觀。

*附帶:我覺得自己學生時代讀的寫的議論文超討人厭,每一篇都是,無一例外,尤其是整篇都在說道理(頂多加舉例)的文章,到底憑什麼宣稱自己的價值是正確可以交給小朋友當她一生的價值= =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大學][社研]離開那天


結束了呢。

終於不用在禮拜三晚上擔心積欠的田野筆記隔天又要多一份。
終於不用早上六點起床坐一個小時的車到總站撫遠街。
終於不用再糾結 我跟小朋友到底感情好不好。

1.
走之前給每個人一張小卡,有小朋友問導師,我們怎麼記得他們每個人的名字
導師說,因為有給座位表阿,但重點是他們很認真要記起來!

最剛開始寫田野筆記是用人名(座號)的"格式",在備註寫了「為方便對照」,於是誰做了什麼、跟誰互動,都冷冷地用座號記下來,再對照座位表把名字打上去。

我以為格式習慣了就不會再變,記錄被觀察者而且發現這些行動本身有意義有她出現的理由本身就是很有趣的,而且對於要一起分析資料的組員來說,這應該是比較能連貫人名的方法。

但幾次下來,這樣直呼全名疏離到爆的寫法讓我覺得很痛苦,甚至覺得噁心。

本來興致勃勃要獲得資料的田野熱情也消失無蹤。有機會的時間我比較想跟他們聊天、多了解他們一點,沒有都記下來也無所謂,又覺得自己這樣不太負責任Q

還是有很多偏心。班上每個小朋友都很可愛,大致上都好喜歡大家。
但因為人生地不熟,容易跟願意主動來找我講話的小朋友講話,容易把目光焦點集中在活潑的小孩上,容易對多興趣的小孩(覺得他有點值得觀察也好、只是覺得討喜也罷)多投一點眼色。
這種日常般的好惡就是自己沉浸到田野裡的證據。

2.
裡面我最喜歡的小孩之一是個典型的運動型小男生,在我們進去的前一個禮拜才為了桌球隊臨時轉來。有小男生調皮的一面,但也特別自律,例如忘了帶泳具坐在泳池邊就覺得「應該帶英文來念的」,以後好像想走體育但「成績也要顧」,轉來沒多久就把之前幾章的數學習題進度都補完。

每次對上眼神男孩都會撐大眼睛做一個好奇的小鬼臉。男孩就是小時候自己或很多同儕的模樣,內化大人的很多標準想法上小早熟,但個性還幼稚還是男孩

走之前拍大合照他要侑謙揹著他。

老實說我猜我在她心目中應該是個不足以符合「男人」定義,不夠陽剛的成年男性,但他又還沒大到會覺得反感或"這樣不對"的程度(畢竟才小四嘛),只是隱約我不會是一個理想型。

大概吸引我的是這種衝突,或許可以依照夢想的軌跡順利長好,或許很多相信的在未來都會碎裂會崩解的,這樣一個天真的普通的男孩。(有些小孩的家庭根本超無拘無束就明顯不是這種人生路徑)

3.
給了小卡之後只想逃,他們開始交換看什麼的,我對自己寫的內容一點信心都沒有。我們可能比營隊的隊輔更不了解小朋友們吧,看不到很多非正式互動,很可惜。

終究要面對的是,人跟人的互動終究是雙向的,小朋友上課都會偷偷看我們,說沒有影響他們絕對是假的。

田野跟研究者的關係終究糾結,終究沒有答案。自外於田野自以為客觀當然已經是超過時的想法,互動絕對是動態,我的每個眼神動作態度都影響小朋友,反過來也是,不把自己的感情作為一個對象觀察反而是很奇怪的吧。

還來不及好好磨合成另一種關係,就要走了呢。噢不,已經走了呢。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大學][社研]家長訪談


怎樣的爸爸才可以每天幫小孩寫日記,每天寫每天拍十年不間斷。

==========我是分隔線==========

男孩十歲,常發脾氣、自己腦補別人的惡意,說一些歪理。

男孩十歲,已經敢覺得老師對男女標準不平等要求溝通,已經不怕找校長理論,已經可以因為發覺自己能力未到,而拒絕最好朋友的邀約,說:「我會自己跟她(朋友媽媽)解釋。」

很叛逆嗎?或許,但不重要。她不怕權威,她不追求政治正確,她想要走到可以說服自己也可以說服別人的那個終點,願意溝通,願意面對自己的疏漏。

多成熟多可愛的一個孩子。(人家十歲在幹嘛我十歲在幹嘛Q

他的脾氣可能傷了人,讓事情不能用我們認為順利的處理方式
他的道理可能忽略了一些面相,不夠關懷不夠同理
但她是從小就練習不當順民的人

預設沒有不禮貌有情緒別的就不用談絕對是一件超可怕的事!
頂多說情緒激動不理性會讓「解決事情的效率變低」或有時候「不是最好的方法」,但預設「有禮貌才是對的」「會情緒管理的小孩比較棒」的規範性判斷,不知道是從哪來的


想到韓國沈船最乖的學生先死。

==========我是分隔線==========

有時候先有為反對而反對,才有有理的反對,有時候。
如果一個老師或家長只看到,而且急於導正小孩的失禮、情緒失控、歪理。
這八成是個爛老師/爛爸媽。(雖然是很主觀而且是針對現在的人沒有要鞭屍老一輩的意思)

爸媽直說,男孩運氣好,都遇到很寬容的老師。男孩總是天真的笑,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對著世界,很敢交朋友,不受有時情緒失控影響,因為誠懇而建立的人脈支援她所有自己不夠厲害的部分。這可能比我們小學時候可以自己顧好成績管好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練習和成熟度多得多。

回到寫日記的爸爸,為了記錄總得更用心觀察小朋友的每個細節,就像我們田野,但那是她自己的兒子。男孩的個性,這種巨大的愛和用心專一對現在的我而言幾乎是難以想像的驚奇。

大概我小時候也跟男孩一樣想像力豐富、常過度推斷別人的想法、極力維護自己歪理,唯恐標準不一致無法說服自己。成長過程磨掉很多,我以為這些改變都是好的,是變成熟,或至少是懂得相對好的互動「方法」。

而我一直深信不疑的那些分類標籤(用來區分我跟男孩,還有遇過的每個類似男孩,有關鍵性的不同的標籤),第一次不透過追求了二十年的邏輯道理和政治正確,在心裡瓦解。

在十歲的男孩與親師同學的細膩互動中,這些一點都不重要了。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大學] 那些我們都厭煩到氣不起來只好微笑以對的無效率組織


1.行政流程就是一個「相等(閩南語發音)」的過程,例如B看一下公文幫妳蓋章只需要一分鐘,但如果他請假,或在開會,或行政大樓正在防災演習,就變成隔一天。

2.微妙的是,行政機關休息時間是12:00~13:30(除了辛苦的課活組人們如馬哥中午還坐在那),下班時間是17:00,通常那正好是三學分必修如敝系的人大部分的空堂(@5),也就是說,負責行政的好社員應該要早八抵達行政大樓。這點我真是很失敗,深自檢討並深感愧疚。或者另外一個方法,就是翹課,很快我們就習慣坐在課活組等待,完全放下遲到的焦慮。

3.沒有人會一次把流程告訴你,要不妳等,要不妳問,問了還是要等。練習跑行政程序可以有效使你成為順民,有耐心比有魄力能力重要,態度優良可以動態雙向地得到行政人員的好待遇,例如主計室林小姐就超詳細解釋完所有流程完全沒有不耐煩簡直要趴下來感謝他,大概看我是個笨蛋很可憐之類的。這裡不是說他們真的有因此態度比較好(我哪可能知道什麼是真的比較好),而是我自己採取的態度會影響我對互動的主觀感受。

4.在課活組我們重複看到差不多的熟面孔們跟自己一樣每天都坐在那裏。

行政大樓就是一個迷宮探險,找到各層的單位不一定有圖,找到1F的樓層圖不會告訴你2F有什麼。或許很多人很深諳各處室位置吧,但廢人如我大二以前只有在行政大樓申請過成績單。

我不是活動咖無法跟行政人員開心順暢打交道累積社會資本,本來這讓我壓力很大但後來發現不是每個人都像我想的那麼厲害。但總之我暫時做不到這件事

行政人員當然不是只受理單一標準的制度的客觀中介這大家都知道,跑流程的小孩們也使用各自的方法在死板的框架裡稍微擠出一點空間。

跑行政流程的人除了學會同高中整理筆記的有效記得細節能力之外什麼都不需要,更不用動腦思考,習慣了乖乖照流程跑還找出小撇步真的是比較順暢但也蠻可怕,到底裝乖裝到底會不會就內化成順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