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大學][社研]離開那天


結束了呢。

終於不用在禮拜三晚上擔心積欠的田野筆記隔天又要多一份。
終於不用早上六點起床坐一個小時的車到總站撫遠街。
終於不用再糾結 我跟小朋友到底感情好不好。

1.
走之前給每個人一張小卡,有小朋友問導師,我們怎麼記得他們每個人的名字
導師說,因為有給座位表阿,但重點是他們很認真要記起來!

最剛開始寫田野筆記是用人名(座號)的"格式",在備註寫了「為方便對照」,於是誰做了什麼、跟誰互動,都冷冷地用座號記下來,再對照座位表把名字打上去。

我以為格式習慣了就不會再變,記錄被觀察者而且發現這些行動本身有意義有她出現的理由本身就是很有趣的,而且對於要一起分析資料的組員來說,這應該是比較能連貫人名的方法。

但幾次下來,這樣直呼全名疏離到爆的寫法讓我覺得很痛苦,甚至覺得噁心。

本來興致勃勃要獲得資料的田野熱情也消失無蹤。有機會的時間我比較想跟他們聊天、多了解他們一點,沒有都記下來也無所謂,又覺得自己這樣不太負責任Q

還是有很多偏心。班上每個小朋友都很可愛,大致上都好喜歡大家。
但因為人生地不熟,容易跟願意主動來找我講話的小朋友講話,容易把目光焦點集中在活潑的小孩上,容易對多興趣的小孩(覺得他有點值得觀察也好、只是覺得討喜也罷)多投一點眼色。
這種日常般的好惡就是自己沉浸到田野裡的證據。

2.
裡面我最喜歡的小孩之一是個典型的運動型小男生,在我們進去的前一個禮拜才為了桌球隊臨時轉來。有小男生調皮的一面,但也特別自律,例如忘了帶泳具坐在泳池邊就覺得「應該帶英文來念的」,以後好像想走體育但「成績也要顧」,轉來沒多久就把之前幾章的數學習題進度都補完。

每次對上眼神男孩都會撐大眼睛做一個好奇的小鬼臉。男孩就是小時候自己或很多同儕的模樣,內化大人的很多標準想法上小早熟,但個性還幼稚還是男孩

走之前拍大合照他要侑謙揹著他。

老實說我猜我在她心目中應該是個不足以符合「男人」定義,不夠陽剛的成年男性,但他又還沒大到會覺得反感或"這樣不對"的程度(畢竟才小四嘛),只是隱約我不會是一個理想型。

大概吸引我的是這種衝突,或許可以依照夢想的軌跡順利長好,或許很多相信的在未來都會碎裂會崩解的,這樣一個天真的普通的男孩。(有些小孩的家庭根本超無拘無束就明顯不是這種人生路徑)

3.
給了小卡之後只想逃,他們開始交換看什麼的,我對自己寫的內容一點信心都沒有。我們可能比營隊的隊輔更不了解小朋友們吧,看不到很多非正式互動,很可惜。

終究要面對的是,人跟人的互動終究是雙向的,小朋友上課都會偷偷看我們,說沒有影響他們絕對是假的。

田野跟研究者的關係終究糾結,終究沒有答案。自外於田野自以為客觀當然已經是超過時的想法,互動絕對是動態,我的每個眼神動作態度都影響小朋友,反過來也是,不把自己的感情作為一個對象觀察反而是很奇怪的吧。

還來不及好好磨合成另一種關係,就要走了呢。噢不,已經走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