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沖縄]1117日誌:課堂討論的雨傘革命;關於抗爭

日文課大約每個禮拜都有新聞發表,今天是關於雨傘革命

當下馬上就覺得,糟了,這個會吵架啦會吵架XD
想了好多要說的,可是日文太爛果然影響戰力,結果根本狼狽不堪QAQQQ

============================

課堂上出現最多的意見,還是「表達意見當然可以,但造成一般市民困擾,所以我不贊同」。
超耳熟吧?在台灣,就是類似的抗爭新聞底下,會看到的千篇一律的留言,大家卻都堂堂說得好像自己的意見是難得的正義一樣。(也就是318的時候,部分根本沒去過立法院的人也可以隨口說出來的批評)

(1)
然而,真的翻幾篇新聞,再聽別人講一下,就知道一個抗爭會造成多少人的困擾嗎;而真的出來反對抗爭的人,是那些被「困擾」的人嗎,還是反對這個立場的人?照這個說法的邏輯,這兩者應該要分清楚。

318剛開始的時候,我爸說不需要去現場,多看幾家報紙就知道真相。
才怪。
才怪。
才怪。(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你才不知道。
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你只是知識上意識上的知道,不是身體上感覺上的知道。

318的時候有附近居民的阿姨每天都來半求半罵,說真的很吵我們都睡不著,拜託你們趕快回去。當然並不是說,從此我對抗爭的想法就改變,但那是我第一次腦袋有點亂掉,正視「造成困擾」這個矛盾真的沒辦法解決。在這之前當然有看過會造成多少困擾損失多少產值的文章,幾十篇有吧或許(而且還是強迫自己看不同觀點的文章),但除了多少記住大家反對的理由,情緒上我大都是用「本來就會有反對的聲音阿」「一定無法兩全其美」忽略掉這件事,所以我根本不是「不知道」,我是「沒有想要太知道」。所以這些文章怎麼樣也沒有這個阿姨給我的感覺強烈。

(2)
接著就是,困擾跟抗爭必要性的平衡,這點可能稍微比較見仁見智。課堂上也有這樣的看法:「對大多數人有益的抗爭當然是好的,但對大多數人不太有利的抗爭不就沒有意義了嗎。」
但這也有點危險吧,因為很多時候需要用到抗爭這種手段,就是因為權益被剝奪的人,已經沒有別的工具可以用了。如果我用普通管道會被聽見會被在乎,就不用這樣花成本還蒙受臭名。
正因為會造成一般人的困擾,希望藉此逼政府回應一些什麼,當政府違法或不顧人民死活在先,然後說出我不接受你們的「威脅」這種話,根本是自以為不存在權力關係的超幼稚說法。

其實我們都坐擁一些特權。可以不用關心一些事繼續我們的人生,因為權益沒有受損,生活品質沒有受到影響。
在這個同時,用溫和無害客觀的口氣說著要看大局,大多數人的利益(當然也是自己的利益)還是比較重要,是沒有錯,但依然會有只在說法上意識上,而沒有感受到對方困境的危險。

(3)
這個說法實際使用上的麻煩在於,因為我說得很清楚,我覺得立場和議題本身跟抗議手段是兩件事,所以支撐了我反對這個抗爭的表態,但常見的一種結果是,接下來關於立場議題本身的討論就被避開了,我就可以繼續在不攝取新知的狀態下表態(如果我本來的狀況是無知的話)

(4)
上述的種種對無條件支持抗爭這件事本身如我,也同樣適用,我也可能有同樣的盲點。
肯定有支持的市民也有反對的市民,有支持的觀光客也有反對的觀光客。
就像德國同學說的,特別強調說「反對抗爭的人是一般市民」,有把抗爭的人視為「非一般市民」的危險。當然也有觀光客逛不到街,卻覺得自己在見證香港的歷史反而更值得。他們也是「一般」觀光客。
一般來說,我們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的立場來舉例。所以上面這兩例,是我的立場,但「大部分人都為了這個重要的價值在戰鬥你就不能犧牲一下嗎」跟「大部分人都被困擾了很多人不同意,你們這樣做的正當性在哪裡」是同一件事,一樣有點危險。
但比起避免這樣的偏見,或許更重要的是,小心在面對一些很尖銳的討論的時候,總是在指責對方的無知,或批評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有知(批評也會彼此進步不是說因此不要批評喔,是說小心自己這個動機)。通常用自己的脈絡去指責別人不懂沒知識,但正因為我沒有他們的脈絡,反過來不就是我沒有他們的知識了嗎?(例如我只是一直說部分基督徒保守,但我也沒有神學討論家庭的背景呀)然後某些時候,尤其是一些互動現場,把真正開放的態度放進去討論裡(同樣的不是說因此就不需要戰力大家都和平理性就好,只是有時候我也正在犯我罵我對手的事)

中國同學大多對人民的整體利益有個想像,而我各種說法的出發點就是少數,是從(我被教育的)社會學來的。而課後沒發言的中國同學說了一點想法:「等我們『發展』到那個階段就可以再民主化一點」,甚至認為香港現在要獨立的話「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差距真的太大了」。整場討論我根本沒有想到從這個地方出發,我想的都是針對抗爭這件事,我對中國的了解其實沒有那麼多。

我們只是因為身處環境或教育背景等等不太一樣,在今天的討論情境下,看似二分成了基本上同意/不同意抗爭這兩派。

(5)
最後,要戰鬥的原因,正是因為我在乎。
我在乎,所以我要戰鬥,我想要爭奪正當性,而非我已經正當。
譬如,護家盟出來一直反對同婚搞奧步,都是真心覺得這些真的會小孩有不良影響吧?我是這樣相信的。當然可能有人是只接受了某些聲音,但總沒有人,只是等著看同志笑話看保守家長跟年輕一代分裂看教徒跟非教徒分裂吧?如果真的有人是這樣,那他真的該去吃屎,吃再多也不夠。

所以我們還是會也應該要為了自己相信的事繼續戰鬥吧。

====================================


p.s.:以前看德法罷工經驗的文章,都覺得「大家有這個態度真好,可是離我們的經驗好遠」,今天真的第一次碰觸到活生生的人對這件事的態度,德國人說,基本上從小的教育都認為這是正面的事,法國人說,我們喔,支持阿。說得毫無起伏非常自然,當下超感動,感覺跟以前那些文章連起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