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沖縄]1107日誌:浦添市美術館與周邊


週五下午Happy Time!
因為只有星期五是整個下午沒課,目前暫定它為附近探險的時間。

[浦添市美術館]

每次去那霸經過的浦添バイパス路上,總會看到兩個造型神秘特別的建築物
其一是紅褐瓦片色系好幾個屋頂連在一起的美術館



外側

內側

正門


另一是很巨大的灰色建築,上面有不知道是不是シーサー臉的てだこホール(類似音樂戲劇廳)




樓梯很有設計感,但這樣推輪椅就要繞很多圈,有點微妙

[美術館特展]

目前正在展出山下清的特展,票價真的蠻貴(700円)但很值得。

1922年出生的山下清以「貼絵」,也就是用細小的色紙片拼出有細節有光影的畫作聞名,1940年因為害怕戰爭兵役逃校流浪,一年後被迫回鄉體檢但正好不合格,於是又繼續放浪生活,期間作品和報紙連載的流浪生活經歷都走紅,直到1954年,三十出頭的他決定結束放浪生涯,改以「畫家」的身分四處取材,直到1971年過世。
他有日本的ゴッホ(梵谷)的稱號,本身也受梵谷影響蠻深,曾經很感嘆他的畫無法在有生之年被認可。

在現場看原作真的會很驚訝、很讚嘆貼畫創作所需的耐心和細緻觀察力
又因為幼時有輕微語言障礙,副在各作品旁用他自己的口吻介紹作品的「說明」,語句都很簡單很像小孩,卻說出作品中很多有深度有故事的感觸。





明信片翻拍,這是他十幾歲時候創作的作品。

[美術館常設展]

常設展介紹沖繩漆器的發展,把漆器的各種製作手法和歷史都講得蠻清楚的。

漆器(しっき)以往一個重要功能,是作為琉球王國送給中國或日本的禮物,以往製作漆器的據點叫作「貝摺奉行所(かいずりぶぎょうしょ)」,直到琉球處分變成日本一縣的時候才廢掉。
主要分成幾種方式製作文様(もんよう,也就是工藝品上的圖案紋路):
‧螺鈿(らでん):把貝殼嵌進漆器裡(*這個超美)
‧沈金(ちんきん):先刻出想要的圖案,用漆(うるし)先填一層,在用金箔貼滿
‧箔絵(はくえ):表層先用漆畫一層圖案,接著在上面貼金箔
(*也就是說,以上兩種前者是凹進去後填成平面,後者是凸出來)
‧堆錦(ついきん):切好想要的形狀直接貼上去
‧漆絵(うるしえ)/密陀絵(みつだえ):直接用筆畫圖案,只是前者是用有色的漆,後者是有色的油

逛常設展的只有我一個人,幸好展間不是很大不然應該超可怕吧=Y=

右下角那顆球現場有試玩區可以玩
據說他是戰後日本的暢銷商品XD

[周邊]

美術館和てだこホール屬於仲間,但附近其實也是跟安波茶、牧港的交界,浦添市很多公共設施公家機關,包括市役所、社福中心、圖書館、衛生所等都在附近。

圖書館旁邊
圖書館對面


[浦添市立図書館]
一樓是雜誌區一般書和童書
二樓是沖繩資料和美國資料區
美國書區真的蠻有趣,同時包含放留學資訊英檢參考書和美沖關係書
而且市民圖書館幾乎都有行動圖書館開書車到處跑的服務(超想用用看)!
但裡面燈光比較暗我覺得沉悶,宜野灣比較溫馨XD


社會福祉センター
門口遇到老師帶幾位唐寶寶搭小巴來
只有我覺得這個既擬真又卡通的雕像很可怕嗎QAQ



[麵包店]
可以直接從窗戶看到師傅做麵包
客人來了師傅才從烘焙區出來
裡面很溫馨



[美術館後面的烘焙坊]
在門口拍照被老闆娘招呼進去,只好買了剛出爐蘋果派><。

[大平交差点]

之前曾經問過學長浦添バイパス如果要去另一邊該怎麼辦
這次才知道原來從側邊的路往上開就可以迴轉,交差点的路牌也是設在上面。

夕陽之下大平交差点很美
路上只有金黃色的建築金黃色的路面和放學的國高中生
不禁有種這裡很日本的錯覺(但明明不久前才經歷不太日本的街景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