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沖縄]1101日誌:首里城祭+壺屋祭


今天的目標是去首里城看琉球王國時代的冊封儀式!

首里城其實不算遠,東口的29號縣道一路往那霸方向,大概花二十分鐘。
我跟彬彬十一點左右抵達側邊靠近沖藝大的当蔵(とうのくら)交差点,剛好有地方停車就決定不要繞去正門。

藝大門旁的路走進去最先看到的是「弁財天堂」
說到弁才天,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抱著琵琶的智慧女神吧?
但其實她也是水上安全的守護神(查維基才知道)。
當初是為了存放朝鮮王贈送的「方冊蔵経」而設,但在薩摩藩入侵的時候燒毀了
於是之後便將弁才天佛像移入,連接它的也從「觀蓮橋」改名為「天女橋」


水邊的鳥各種悠哉到不可思議完全不躲人

[首里城冊封儀式]
 
開始前御庭(ウナ)的三面就擠滿人,樂手首先入座。
聽到身邊有五六人團的自由行台灣旅客,是剛好臨時改變行程決定今天來,之前完全不知道有首里城祭,這種bonus對旅遊人來說真是好幸運。


我一直站在面對正殿的左手邊,是比較靠近琉樂樂手的位置
另一邊則是唐樂樂手席
每一個環節演奏的配樂都不同,琉樂唐樂交錯

因為琉球王國跟中國有稱臣納貢的關係,在琉球國王駕崩後一年新國王要上任的時候,中國使節會帶著皇令,一路從北京到福州再搭船來冊封新國王。

今年模擬的是1800年尚溫王的冊封儀式。

紅色的就是尚溫!

冊封儀式大約一個小時,中間經過上香、宣讀詔書三跪九叩、領受皇帝贈物等過程。整個過程神聖莊嚴安靜緩慢,身邊的台灣旅客看了2/3就先走了(反正他們本來的目的就不是這個)

闕亭是整個儀式的中心、正副使所在的位置,在這裡賜贈禮物。
宣讀台是宣讀詔書、敕書的地方
每次念完司儀會日文翻譯但我們不用聽哈哈

結束之後我們也跟著大家的腳步走進建築物內看展覽,但一想到之後見學還要來,不但不用跟這麼多人擠還有老師講解,就完全無心認真看。
沖繩戰被燒光以後,大部分現在看到的都是按照資料復原,至今也有很多仍在復原中。
登陸世界文化遺產的部分是這個遺留的城跡。


正在種一種叫ツワブキ(漢字:石蕗)的植物
中文是大吳風草(呃雖然這樣還是不知道它是什麼),據說在日本很常見




結束後我們在沖藝大校園裡吃小彬彬做的便當!

警衛說藝大祭今天就開始,但怎麼看都不像已經開始的樣子(後來證實是2、3兩天),因為很不甘心才決定至少要在裡面吃便當。
小彬彬超厲害!超厲害!超厲害!(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夠了

好啦其實但有點太鹹不過配飯剛剛好
兩種做法的叉燒肉超好吃的><

[壺屋やちむん通り祭]

因為上次經歷過やちむん通り單行道又沒地方停車的糾結,這次直接把車停在對面的小巷子,很幸運剛停好車走到平和通,就看到エイサー演出!



這小朋友超神秘完全沒有跟著動,很像迷路被嚇到的小孩。

やちむん通り到下午五點為止都是交通管制禁行汽機車,燒物博物館前的空地和路上特定時段都有表演,沿路有少數賣食物飲料和手工小物的攤位,數量適中讓人逛起來很舒服,所有賣陶瓷的店家通通都有10%~20%的折扣。

[壺屋焼物博物館]
 
這次終於進到焼物博物館裡面!
這個展期展出「厨子」(ずし,沖繩方言是ジーシ),也就是沖繩的藏骨器。
沖繩的葬法是「洗骨」,跟我們傳統的做法蠻像,也就是讓屍體自然腐化幾年後再撿骨,之後就放進「厨子」裡面。
最早的洗骨風俗只有王式使用,當時的厨子也是用高級堅固的輝緑岩製成的石厨子,中間經歷用石灰岩製作的時期,到15、16世紀以後才出現陶製廚子。

厨子這個字在本土似乎是指放置佛像或舍利的宮殿型箱子
因為祭祖信仰被借來用
基本上大多會刻上亡者的資訊

一二樓交界處
模擬的沖繩傳統房子裡面放了各種日常使用的燒物


說明牌上無奈表情的シーサー簡直徹底萌到我>///<
這是グーチャー,是燒窯時候墊在陶器跟陶器之間隔絕小架子的概念

[シークァーサー汁]

シークァーサー是一種小小有點像金桔的沖繩名產(?
雖然有點貴,但這是第一次喝到原汁,總覺得很開心:)


[路中表演]

博物館前廣場的表演兩天都有,但這個是只有第一天有的神秘節目!

爺爺奶奶們太極拳風的扇子舞
長約半小時的厲害夏威夷風舞!
因為覺得黑色草裙的男生長得很可愛就一路一直看不願意走哈哈
但其實主要大多都是女生跳,很美很好看
那兩個小男孩超皮一直衝來撞去XD


壓軸節目是沖國大的エイサー,很可愛,超喜歡:)
這是主持人,聽她說才知道今年剛好是壺屋祭第十年!
結束的時候她還跟沖國大的同學一起邀請大家跳カチヤーシーXD


[路地探検]
另一個企劃是讓大家不只在やちむん通り上行走,也走進小巷子裡看看。
有一些燒物工作坊可以現場體驗製作,也有賣一些特色料理。



[平和通附近&桜坂通]
結束壺屋祭玩耍之後往平和通走。
一般總認為國際通很觀光化千篇一律,但走到這麼裡面其實就可以發現那霸的魅力。

附近是國高中制服店的集中地,幾乎是西門町的感覺。
復古物小店和傳統布料小店

[桜坂劇場]
過它的時候真的超驚訝
同時複合了藝文電影院、活動講座、咖啡廳、藝術書籍,但二樓又賣燒物
一種光點又不只光點的感覺
也是來沖繩第一次看到類似台灣的藝文場所


戰後的桜坂通是夜生活著名的社交街,現在已經沒落許多
http://japandeep.info/naha-sakurazaka/

[万国津梁の灯火]
 
首里城祭期間五點開始有千盞蠟燭燈沿著綾門大道(入口接到守禮門的主要道路)和龍潭擺放的「万国津梁の灯火」,玩了一天還不甘心乾脆回到首里城看燈。
不過路上幾乎都是拿腳架單眼的大叔在拍照。


早上才經過的弁財天堂和天女橋
綾門大道完全人多到爆XD
龍潭兩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