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沖縄][回國前企劃之二]:沖繩戰與和平學習

沖繩戰大概可以談一千零一夜也談不完,但我也沒有念書念到可以談得了那麼多,所以就來製作懶人包吧: )
*基本上我的懶人包可能會跟一般人讀沖繩戰的悲慘印象不一樣,是把留學生課程的平和学習、琉大共通教育「沖縄の基地と戦跡Ⅰ・Ⅱ」、跟自己念得沒幾本書全部摻在一起寫成的,歡迎提問批評指教><

{沖繩戰懶人包}

今年是2015年,也就是二戰結束七十周年,想當然爾在沖繩、長崎廣島都有重要的慰靈活動。安倍首相也發表了立場不同的人。
沖繩戰被認為是日本國土唯一的地上戰(但這個說法還有些細節爭議,至少說是最大最慘烈的地上戰是沒問題的)1945年美軍決定了冰山行動,要從沖繩作為據點準備進攻日本本土;而對日本來說,沖繩則被當作「捨て石」(圍棋的戰略性棄子),當時沖繩日軍最大的目標,就是盡可能拖延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時間。
194541日美軍從沖繩本島中部西岸的北谷-嘉手納-読谷一帶登陸,日軍為了護住首里城的據點,在中部建立起擋住美軍前進的密集戰線,北部則很快被美軍全部攻下。五月下首里城失守後,日軍往南撤退,直到623(一說22)軍官牛島滿在最後的據點摩文仁自殺,算是沖繩戰名義上結束的日子,這天也成為慰靈之日,全日本只有沖繩這天是假日。

美軍移動的戰線與日期  (沖縄的基地與戦跡Ⅰ課堂資料)

當時的沖繩也像台灣一樣施行皇民化,民眾被教育成為俘虜是可恥的,因此有人自殺,也有人被日本軍逼著去自殺。多數居民想有日軍在比較能被保護而往南部逃,躲在鐘乳石洞「ガマ」裡過生活,鐘乳洞裡涼爽下雨會滲雨水,最起碼確保飲水無虞,也有證言說進到洞裡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是是天堂」,因為外面是被稱為「鐵之暴風」的槍林彈雨,而裡面完全聽不到槍砲的聲音。隨著戰況變得激烈,槍炮日夜轟炸反而很多人在逃難中途犧牲。投降的人陸續被送到收容所,但因為牛島滿自殺前的遺言要大家戰到最後,美軍在最後的期間甚至用了火焰槍之類殘忍手段,殺盡不願投降的人以徹底佔領沖繩。

整個沖繩戰造成了沖繩居民四分之一人口的犧牲,除了自殺的人、戰死的人之外,也有很多人是戰後仍死於糧食不足營養不足和瘧疾。平和祈念公園的「平和之礎」上,不分軍民不分國籍,刻了所有在沖繩戰戰死的軍民,以及中日戰爭到太平洋戰爭中戰死的沖繩出身者的名字。這麼做的目的是希望不畫任何界線去反省戰爭的發生共創和平,據說是全世界唯一這麼做的戰爭紀念館,但也有意見認為這樣有河蟹掉責任歸屬的危險。
對一般人而言走過去可能就只是一些陌生的名字毫無感覺,但之前遇到的遺族天主教修女所言,本來不覺得只是刻個名字石頭有什麼,「親手去摸戰死父親的名字的時候,還是覺得心裡深處某些東西被翻起來了。」似乎不少遺族都有這樣的體驗。
以下介紹幾個比較常被討論的點,沒興趣的人跳著大致讀一下也無所謂,包括1.「集団自決」或「集団死」2.日本軍的虐殺沖繩居民3.學徒隊4.疎開。

平和の礎(2015/1)


1.「集団自決」或「集団死」
大家都聽過皇民化教育為天皇戰死才是光榮的,但為了讓人民死得甘願(),當時的人民還被教育一件事,那就是美軍很可怕,會虐殺姦殺戰俘,與其活著痛苦不如自殺,有些人親手殺了自己的家人自己卻沒死成抱著愧疚和痛苦活著,有些人是日軍幾個人發一顆手榴彈,剛好手榴彈是不發彈的其中一些人活下來。在美軍實際上最初(3/26)登陸的「慶良間諸島」,就有三四百人這樣結束生命。
(第四張是最有名的集団自決照片,平和祈念資料館也看得到:
http://tamutamu2011.kuronowish.com/okinawasenn.htm
)
(鬼畜米英的宣傳畫,畫得超像日本鬼的XD
http://blog.goo.ne.jp/rebellion_2006/e/1225831addc275ad4140b4323208c5e1)

但事實上,美軍因為簽了日內瓦公約,無關軍方士兵本身意願,都必須善待願意投降的俘虜。
美軍為了勸居民投降,用廣播說對著洞窟裡說「デテコイ」(語氣大概是「給我出來」)、出來我們不會殺你,但一直被教育「美軍很可怕」的民眾剛開始大都不願相信。夏威夷等地的沖繩移民因為會說日文,說服了很多人出來投降,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日軍常不准民眾投降、把嚎泣不止的嬰兒殺掉最有名的南城市糸数壕「アブチラガマ」,直到地面上早就被美軍佔領的八月,日軍都不讓躲在洞裡的居民出洞投降,因此也有此一說是,相對於軍民共用的洞,只有一般居民躲藏的洞活下來的機會更大。
另外,雖然以前常用的說法是「集団自決」,但鑒於某些情況根本是日軍連恐嚇帶逼要民眾自殺,也有人認為這樣的說法會讓人以為居民都是忠於天皇而自願聖潔地死去,認為用「集団死」比較恰當。2007年,因為各教科書刪減二戰關於「集団自決」的內容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包括之前吵慰安婦問題在內,我們似乎很喜歡以自願或被迫來決定最後的評價。證言確實有許多人說當時完全相信寧可自殺也不要被美軍俘虜虐殺,然而不但「美軍會虐殺俘虜」這個說法是由軍方不斷灌輸而來,日本軍方作為國家權力對民眾有怎樣的說服力或恐嚇力,也應該要被納入考量。自願跟被迫是假命題,並不是一條線劃下去就可以斷定評價。
(*辜狗慰安婦的話會馬上出現韓國慰安婦的證人說謊他們根本就是賣春婦之類,然後用一些其實也沒有多有說服力的證據,如果大家不怕被寫那些文章的日本人噁心到可以自己辜狗一下。)

2.日本軍虐殺居民、把居民當間諜
最常被提及的是「說沖繩方言就會被當成間諜殺掉」,聽來荒謬,但他的背景其實是日軍本來就對沖繩人存在歧視,加上當時的狀況是,居民其實在地上戰開始以前幫忙了很多日軍的陣地建設,而且生活也幾乎是軍民混住的狀態,軍方害怕居民一旦成為俘虜可能會洩漏所謂軍事機密,因此當居民用日本兵聽不懂的沖繩方言溝通,會讓日軍士兵感受到無法掌控而感到恐懼,種種原因交雜之下產生的結果。
事實上沖繩戰的軍民關係並不是剛開始就那麼糟,當時居民以為日軍事來保護他們,但就像前面說的,事實上日軍的目標是保護天皇延緩本土進攻的時間,所以。
此外也有一些情結,例如本島北部的「渡野喜屋」事件,是日本士兵因為同伴下山去居民收容所探敵情一去不回心生報復,在海邊對收容所居民開槍掃射(但美軍事實上並沒有殺掉探敵情的日本兵他們隔天就回去了)。其中某個程度上也包含了日本軍對投降的收容所居民不用忍受避難刻苦生活,有美軍發的有東西吃的各種羨慕忌妒恨。

3.學徒隊

當時徵招了沖繩的學生們,女生作為軍醫院的護理人員,男生則幫忙後勤支援接電報線,其中也有部分成為轟炸戰車等的敢死隊大多一去不回。
或許有不少人,尤其早期跟團來過沖繩旅遊的人,聽說過「姬百合學徒隊」(ひめゆり学徒隊)。1953年的電影「姬百合之塔」第一次讓日本本土正視沖繩戰的受害情況(戰後日本本土的人大多不知道沖繩戰發生了什麼事),並且在1989年建成了姬百合學徒隊平和祈念資料館。姬百合是由當時沖繩女子師範學校的和第一女高合併的學徒隊,隨著戰線一路往南退,原本在南風原陸軍醫院戰壕的學徒,也繼續分散撤退到更南邊的洞穴,不少學徒最後的據點就是現在糸満「姬百合塔」的位置。六月下旬牛島滿長官自殺後,學徒隊就被下了解散命令,學徒隊忍受了戰壕洞穴裡的臭味,冒著被炸死的風險趁夜把受傷截肢的士兵手腳送出洞穴外,「為了國家」拚命照顧傷患,此刻卻突然無所適從,很多人在逃難的過程中喪身,師生兩百多名只有半數活下來。
其他還有八個女子學徒隊也大多被分散在其他壕裡照顧傷患等,而相對來說,男子學徒隊資料則少許多。


姬百合之塔(2014/11)
姬百合師範學校原址附近的紀念雕像(現大道小学校)(2015/6)
南風原文化中心外的壁畫(2015/3)

Google Map可以看到南風原文化中心重現陸軍醫院戰壕的樣子。http://ppt.cc/L65nN
(它其實拍得太亮了,現場真的很有臨場感,當初一個人去很可怕)

4.疎開
指的是讓老人小孩避難到相對安全的地方,例如從沖繩本島避難到九州,從宮古島八重山避難到台灣,但有軍方文件證明,當時的考量並不是人命,而是不讓這些老弱跟有辦法幫助戰鬥的人搶糧食、阻礙交通、造成戰鬥的負擔。

明記疎開理由的日軍文件  (沖縄的基地與戦跡Ⅰ課堂資料)


著名的「対馬丸事件」是19448月載著以那霸市為主一千多名小學生的疎開船「対馬丸」,在開往九州的途中被美軍的潛水艇Bowfin號擊沉。対馬丸原本是民間的貨物船,因為戰時的徵招令先成為了上海往沖繩的運兵船,後來才成為疏開船。對於美軍而言,擊沉貨物船很自然是為了斷絕日軍的物資補充,根據當時Bowfin艦船長的證言他確實不知道船上載了這麼多避難的小朋友(雖然是否因此免責顯然是另一回事)。沈船以後乘客歷經短則三天長則一周的海上漂流的日子,失去力氣的人睡著的人一一被海水沖離救生艇,船上一千六百多人最後只有一百多人活下來。
  
*我們在課堂上比較了所謂日本視角的「対馬丸紀念館」以及夏威夷的「Bowfin Submarine Museum」。前者是由遺族團體「財団法人対馬丸記念会」成立,以受害觀點為主,多所引用活下來的人的證言,並展示了學童的戰時教育,直接導向「我們應該不要忘記這段慘烈的歷史,所以不能有戰爭」;相對地,Bowfin號做為「珍珠灣的復仇者」,紀念館則寫滿了他擊沉日軍船艦的「功績」,「対馬丸」出現的說明文字也反而是宣傳他是很大的,並沒有寫到對疎開民眾的傷害。只看兩方其中之一都非常能夠理解他的立場,一比較才知道沒寫到的部分多容易被忽略。
「対馬丸紀念館」官網:http://tsushimamaru.or.jp/?page_id=72
Bowfin Submarine Museum官網:http://www.bowfin.org/

沖繩從國小到高中都有和平學習,每年的慰靈日前,老師會在課堂上講沖繩戰的事,有時候也帶學生去戰跡參觀。作為美軍和日軍雙重受害者的沖繩,某個程度上確實比我們以前常聽到的那些日本戰敗受害者的角度具有反省力,但依然有很多沖繩朋友認為,小中高的和平教育只說了我們好可憐我們應該要反戰,而沒機會大家思考和平的內涵或如何積極創造和平;另外,整段和平學習的過程中,也極少提及日本帝國對亞洲地區其他國家的傷害,頂多是朝鮮人軍伕和慰安婦的關鍵字出現過的程度。除了對殖民地的傷害,或許這點也必須跟當時沖繩人除了作為被害者,也作為加害者(對天皇與戰爭的認可、對戰時各種殘酷狀況的袖手旁觀等等)的身分一起再深入思考。


→關於琉大的留學生做了哪些和平學習,以及和平學習的各種觀點各種分析,就下集待續吧…(然後懶惰的我就沒有寫下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