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心得]回台灣一個月

1.1
回來滿一個月了。
昨天講了交換分享,講得很糟,在想講的跟猜測大家想聽的之間掙扎改了幾次最後還是四不像,不知道是不是一個月還不夠我沉澱,好吧也可能是我也沒時間沉澱,都在念讀本跟耍廢累積下次念讀本的能量。覺得對不起學弟妹。
絕對沒有只靠簡報技巧而沒內容,或沒有對自己內容堅定的自信就可以唬過聽眾這種事。其他人的報告可以看到大家把每一步都踏得很滿很實在。
於是不禁懷疑起自己這一年還有好不容易規劃好的以後。隱約發現自己沒有符合的,不只是我們可以輕易批評它世俗庸俗的,把所有東西化成競爭力價值的那個標準,更是一套很大的,大家普遍鼓勵的認為正向的所謂精彩豐富之類。我很偏食不太健康,如果我25分鐘都講沖美日中關係的話說不定還講得比較好,雖然顯然沒人想聽。
沒有堅定的自信就輸了,不管你對內容本身再有自信。

1.2
賴公今天很可愛明明講不完還可以一直扯一些有的沒的小例子,而且還不忘又宣傳了ambivalence―身為差不多在中間的一坨人我們還是一方面大罵權貴一方面覺得變那樣也不錯。譬如我不用自己出大學學費,別人要拚命打工還要借學貸,這其實就是不平等啊,如果我不同意家庭當單位形成階級複製的話。
但還是會偷偷羨慕研究所有人出錢放心考上就好的同學。
如果沒有放下所有優勢的覺悟就會變成不斷糾結的爛人。

2.1
大五比想像可怕。
兩年前自己去聽交換分享的時候,學姐就說要小心回來面對現實生活會突然很不適應大家要注意,而且我從去的第一天就知道我回台灣要直接開學不會有暑假而且要被賴公折磨摧殘念讀本念到死,所以我幾乎是全副武裝回來,前兩週狀況超良好第三週就開始撞牆。
想到之前忘記誰說,大四就是你可以一整天都不跟人講話,本來想這樣也好認真念書,但單獨一個人的狀態能量很快就消耗殆盡了(某個程度證明自己沒有學術熱忱應當速即轉行)
跟很多喜歡的人約了吃飯出去玩,雖然都是喜歡的人,曾經很喜歡這種互動模式覺得沒有牽牽掛掛輕鬆自在。然而特別約吃飯畢竟跟下課順便一起吃飯的關係不一樣,並不能消化那種消耗反而某個程度上另外增加了消耗,每次都被張仁瀚說是跑攤天龍人。
不禁想這可能就是自己不久將來後的樣子。就像很多人工作之後或在家帶小孩之後,生活圈只有同事,或只有家人。原來這不是說這人沒朋友,只是他的朋友終究沒能拯救他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在異化勞動裡在很侷限的關係裡的消耗。

2.2
我們鼓勵大家都很有競爭力以作為獨立的個人生活,你去哪都可以順利賣出你勞動力的競爭力,前資本主義時期你一定要在共同體裡才是個人,你的生產才有意義,共同體再生產出個人,所以現在比較好,我們比以前自由。
以個人出發,沒有情感寄託或更多時候沒有物質寄託,所以出現了一個單位叫作家庭,出現了一些別的團體給你選,互相取暖也互相牽制。但以個人為基礎單位終究孤獨。
好像這兩者非得二擇一。一條路是貫徹個人為單位,換得自由但也換得跟生產工具分離不被保障活下去。一條路是共同體罩我,但我也被他們限制。

3.
到現在還印象很深刻。大一下跟那時候剛好很常一起的同學(大二之後一句話也沒講了),爭論了富士康連續跳樓的事,她說她很討厭剝削這個說法,那些人分明就是看到第一個人跳了家人就拿到賠償金才陸續跳,那時候我好像還不知道背後是這樣吧所以驚訝了一下,但還是很不甘心覺得那你怎麼不看怎樣的環境怎樣的貧富差距讓人寧可犧牲生命也要換點錢給家人。
一個勞工問題出現輿論會覺得慣老闆還是慣員工,也是當時的社會決定的,不是理性討論誰對誰錯而已。就像大家把自由戀愛當前提聽到買賣婚寒毛就豎起來甚至給人家加汙名一樣。

4.
我們想像一個世界要恢復一點人跟人的關係,不是共產但找一條線。我付出我對共同體的義務,我也想要共同體在一些重要時刻罩我,寧可犧牲一點效率無妨。而我們的自由來自大家對多元的尊重,來自打破逼你做的分工,例如我們不要用性別分工作。而不是來自我跟你打我贏了,所以我有權比你更自由。

但真的沒有基本矛盾嗎?這真的是可行的嗎,還是我們都太天真,大家才找了兩個世紀還是沒找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