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大學][回國前企劃番外]交換分享講稿


[前言]
我是IB04黃昱翔,上學年用校級日語組申請去在沖繩的琉球大學交換一年。
封面的照片是美軍基地的柵欄,上面寫的是「隨便破壞柵欄,會受到日本法律處罰」,另外有些會寫「未經許可進入會受到日本法律的懲罰」。這在沖繩尤其中部的地方幾乎可以說是到處可見的風景。

但比較特別的是,柵欄裡面其實還不是基地。他是一個叫邊野古的漁村,美軍要填海造陸,建新的陸戰隊基地,很多民眾包括縣長都在反對這件事情,包括縣長去了聯合國說,日本政府跟美軍不顧民意強建基地是個人權問題。他們跟日本政府中央有很多衝突。

我想說的是,嚴格來說我去的地方其實不完全算是日本,我的作法也是把所有時間都花在沖繩這個小小的地方上,但我會盡可能把沖繩的經驗跟我聽到接觸到的日本本土的經驗結合起來。

[申請小細節們]
>讀書計畫和自傳的給分平均比一般組高。
>記得日文只是門檻,日語組的話大多數的學校都會要求N2以上。
>英語組有比較多選擇,所以單看日本單校的分數當然是英語組比較低(除了一些大家很愛的如京大以外),這邊說的分數是不只原始分數,還有名次的百分比也是。
>另外有少數的學校是沒收英語組,還有少數的狀況英語組或許會沒辦法選一些課。(當然有心的人就是所向無敵啦去旁聽或任何方式拜託老師一定有課可以上)

[課程]
當然每個學校之間課程差距一定很大。講課程是為了讓可能萬一想要去日本的人知道你可能會上到怎樣的課。
>日文計畫STRP
必修日文:都跟留學生一起上課,會一直小組討論一直上台報告,所以口說會進步很快。
選修日文:日本文化課針對是大部份學校都有
照片是日本文學課,例如我們念伊豆的舞孃,會先回去念之後,查它裡面的單字解釋、上課老師帶簡單的內容釐清、小組討論問題、最後自己回答分析題。
活動們:必帶的活動們,一個學期大概有五六次校外教學,其中只有一兩次是optional,還有一定要參加3或5分鐘的日文演講比賽,一定要跟留學生們全班一起拍個片或演個戲。
我們學校好像不很鼓勵所以想上只能自己想辦法。難得到沖繩了所以我選了很多當地才有的課。照片是一堂關於沖繩基地跟戰爭遺跡的通識課,是像森多概的感覺,暑假裡連續五天實際去參觀這些遺跡的課。因為沖繩是號稱日本國土唯一有陸上戰,就是美軍有登陸死了很多人的地方,照片裡的人就是我們老師,這是我們進到沖繩人戰爭當時躲的戰壕參觀的照片。

>英文計畫URSEP
日文課的規劃設計不如日文計畫嚴謹豐富,或者說資源投入沒有日語組這麼多。選修課的部分有英文授課可選。所以學校有安排很多體驗性的出去玩的行程,譬如去離島兩天一夜只要幾千塊之類的。

>跟其他學校比較
明治大學:除了日文課和日本文化以外,日文計畫全部直接跟日本人一起上課,去之前會排志願選導師,選課要跟導師溝通。英文計畫只能選兩個有開英語課的學部的課。
名古屋外國語大學:英文申請聽說讀寫都跟留學生一起上課,好像也有日文比較好可以跟日本人一起上課的狀況。

>課程總和小心得
幾乎所有東西一定會發紙本、純講授的課為主,好像分組報告(至少就通識來說,約抽樣六至七堂課完全沒有分組大報告)也不是真的那麼多,公共空間到了期末稀稀疏疏會有人在討論。
學生們真的知識性討論主要是在seminar,日本大學要寫畢業論文,所以每個人都會跟一個老師,從大三開始參加seminar定期在課堂上報告自己的論文進度,然後其他人給意見。
如果你是申請研究計畫,導師就會是你本系專業的老師,但我是學日文為主的計畫導師是留學生中心的老師。然後我雙社會,所以我就開學第一天自己去辦公室找一個社會學的老師,說我想參加她的seminar。然後當然我沒有論文可以報告,所以我就報告一些台灣的事,比如在NGO當志工的觀察,聽他們的回饋。

[實習]
暑期計畫一個半月,其實你不要去交換也可以去,如果留意國際處寄來的資訊的話。
真正實習前兩周會教你寫日本的履歷跟感謝狀之類,然後學校會很重視,大家也普遍很期待敬語實戰、可以看到很多企業文化認真龜毛的部分。
我自己是覺得跟我們系想像或期待的那種實習差蠻多的,但如果你是日文學得不錯又因為各種理由有打算進日商的話就推薦。
我自己是去報社,就跟著記者去取材、寫寫報導記者教我怎麼改再登上去。

[選沖繩的理由]
剛開始其實沒多想,是個考慮各種條件限制的結果。包括我不想考托福、我成績沒那麼好、我想要不擠不急的地方(成績其實還可以去神戶金澤或東京一兩間分數比較低的學校)。
綜合上述,我就想既然要去,我想找個可以跟台灣經驗參照的地方,沖繩有包括認同阿,殖民歷史之類都跟台灣很像,就選沖繩。
於是就填了兩三個一定不會上但我很想去的學校例如京都大學之類的,然後就填了琉大。
去之前給自己的期許就是我要玩很細。
因為老師是市公所歷史課的人,所以我們就剛好有機會跟老師一起去紀錄村民的傳統祭祀。琉球有自己獨立的神話起源、祭典方式,是既有原創性又受中國跟日本影響的。
例如這張照片後面的建築就是他們傳統的信仰聖地(御嶽),但前面有鳥居,很多這些鳥居都是琉球變成日本的之後,例如皇民化時候蓋的。
受中國影響的例子。這張是那霸的龍舟季,全日本大概只有沖繩農曆五月會划龍舟吧?(註:也有一說是沖繩本島北邊的相關祭典跟南邊不同,不是受中國影響)
這張照片是第一張投影片的基地邊野古,我們去的那天他們剛好要辦活動(其實是上面那個龍舟祭),這個北杯在貼去年活動的照片,讓大家今年活動完之後可以取走作紀念,其中有不少都是美軍參加那個划船比賽後的合照。北杯說,美軍其實都會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他們跟當地居民處得很好。這句話就很有趣,看起來沒什麼其實是很政治的,因為當地居民的立場基本上是有條件容許新基地的建設。當地居民可以拿到日本政府很高很高額的振興基金(分享會忘記說現在安倍在打算跳過鄉鎮市級直接發給邊野古等三村),但這又不能只看成他們死要錢,因為就他們的立場,來參加反對運動的人都是從中南部來,已經受了很多基地經濟的好處,所以他其實還有一個城鄉差距的問題。
這是反安保的大學生組織SEALDs跟參加香港雨傘革命的教會青年合辦的工作坊,因為剛好朋友是那個組織的人就順便混進去。
這是沖繩的同志運動PinkDot Okinawa,我在那邊當志工,除了認識很多當地LGBT族群的人之外,也看到一些這方面的現況,比如日本的環境還不夠友善到可以輕易出櫃,這點沖繩也很像,但因為沖繩反基地的整體氛圍,某些程度上又相對能接受一點。
這是去石垣島玩的時候的照片。
紀念碑上寫的是日本鳳梨的發源地在石垣島的這個地方,而石垣島的鳳梨是殖民時代台灣帶過去的。在那裡遇到的爺爺他住的家正好就是以前鳳梨罐頭工廠的舊址,他是沖繩本島人,可是他說了很多他旁邊都住很多台灣的二代三代,歸化之後改成什麼日本姓阿之類的,說台灣人對石垣島當地的農業有很多貢獻等等。
我們跟邊界的小島們的關係其實有很多外於以現代國家為界線的交流,然後那個交流怎麼被解釋,怎麼被大家認知就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可以想。

[收穫]
接觸到很多不同的人,會重新想以前身為台灣人很多理所當然的部分。
例如我打工的中文補習班有個伯伯比我自己還熟台灣,她的熟是從地名哪邊好吃好玩到哪邊是哪個時代歷史遺跡都知道的那種,那我還有辦法宣稱,因為我生在這長在這我就比較了解的部分是哪些;又譬如大家可能都知道,去日本玩要說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他們表情就會瞬間變緩和,但當譬如石垣島是台灣人每周兩次搭麗星郵輪去,整批整批搜括日本商品,他們對台灣人看法可能就跟其他日本人不一樣,對你的態度也有點不一樣。
出去之後才發現你跟人的關係剛開始都建立在身分上,然後當我們說自己是台灣人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效果
另外我認為去一年的價值是,聊天的資本是累積的
我是到第二個學期才真的認識比較多日本朋友,當然學校隔離交換生跟日本學生的怪制度也有問題,但主要是知道太少,好啦可能日文也不夠好,我就不太敢碰很多很敏感的東西,例如基地的事,例如認同的事。還有譬如他們在聊天說到某個地名的某個小店你知道在哪就可以插話,他們不用解釋給你聽,這也蠻重要。
沖繩讓我可以在一個邊緣的位置看日本政治,畢竟你要日本本土主流的說法你要先看過他,然後才去比沖繩的現實狀況跟他們講的差多少。

[小建議]
>花費 
食物:外食大概五六百日圓起跳,但會有台灣相對應價格一餐的水準,只是沒有平價的選擇獎學金比較需要注意,最大的就是JESSO有八萬日幣,申請方式是學校會在去之前三周左右通知你有沒有上。
>多問學長姐,主要是生活物資,譬如學姊的大同電鍋可不可以賣我這種,還有行政事項也是,我個人認為這些冤枉路的體驗很沒必要,例如換駕照阿申請打工阿就可以直接問。
>日本人會幫你把所有東西都安排得很好,相對限制就很多。日本的行政不是死腦筋,是他真的就覺得,比如A計畫就一定不能選B計畫的課之類的,所以你有什麼想要達成的,反正都去了最好就是自己很主動爭取,而且要說到自己真的多需要、這樣做真的比較合理。
>日文的重要性:
沖繩人英文大多蠻差的 (除了在基地裡跟在基地附近工作的人之外)
日文不好的話,有個英語組朋友是很成功案例,她就是加
體育社團、跟同事去釣魚之類,找一些不用那麼多語言的事情做,還是認識到不少日本人。
     - 如果你像我一樣害羞閉俗的話,日文就要好到一個不會讓他們擔心的程度,一方面會比較可以談一些深入的話題,一方面相處一段時間之後這會讓他們把你放進他們的對話群體裡。

[尾]
沖繩很小,一般放全日本地圖的時候大概很難把她強調出來,只有這個時候,也就是在講基地分布的時候,沖繩地圖可能不合比例的放到跟日本差不多大,才畫得清楚基地分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