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大學]對敝系課程規劃的小心得,以及管理專業的教育

來個前言
上禮拜被高三生問了申請大學的備審,因為她填了很多個管院(落點的緣故不是我們學校),後來大部分時間都在跟她聊管院到底在學什麼,她聽完之後果然很驚訝。
如果大家有(親友的)()妹弟要念管院的話,大家真的考慮可以好好跟他聊聊,確定他對大學教育的想像還有他了解管院課程和氛圍。以下內容主要從我自己的學校的管院的我念的系的觀察出發,超主觀而且不能代表所有其他系其他學校管院"都是這樣",只希望可以成為念過的人當中眾多意見之一。

跳結論
簡單來說,如果單就敝系必修課的課程規劃來討論的話,因為規劃定位上的尷尬,最後只會造成獨立思考和專業技能兩頭空。如果你對大學的想像是:反而我無論如何需要這個學歷,而且我個性還算適合該校管院的氛圍,那念個管院也未嘗不好。也不是說管院以外的任何系課程規劃都完美又扎實。

然而,如果是對管院大學部有以下的幻想的話,那真的要慎重考慮:
1.我要成為經理人賺大錢。
確實有很多人說學歷有差。但管院教育本身不會幫助所有無論有沒有領導特質的人都搖身一變成領導者、管理為中心的教育更不會讓沒有經驗的人可以剛出社會就輕鬆三級跳。

2.我是一類,對別的科系都不了解,想上大學再找性向。萬一找不到,至少以後靠管院學歷找工作。
管院絕對不會保證讓你未來的路變得無限寬廣。除非自己額外培養真的很專業的專業再結合進來,否則像以敝系來說主要的出路就是努力擠進跨國大公司上班。如果你四年內有找到所愛那恭喜你(當然肯定已經浪費了一些時間),但如果沒有的話,四年之後只會從困惑變成超困惑+焦慮而已。大部分念了管院以後路能夠無限寬廣的人,例如可以超創新大創業,除了他可能自己很努力之外,通常是他成長環境能給他的資本就非常夠,大概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複製得來的。

3.我只希望學會很實務的技術性知識。
管理為主要專業的系絕對比你想的空泛,或許有些比較實務取向的商學院可查一下。

4.我希望在大學階段學會獨立思考,或可以掌握這個學科的知識體系。
管理為中心的課程在大學部沒有這種東西。大學學會這件事也算是很珍貴的吧,也許你可以考慮人文及社會科學更基礎的學科,例如哲學,歷史、經濟學、社會學之類的。


以下推論改寫自國際企業經營策略第一堂課反思管院教育的作業。

管院充滿「廢課」?
回想起大一一整年,我們上的都是微積分、會計、經濟學等所謂的「基礎科目」,那時候大家多少都抱怨學基礎科目(尤其微積分)沒什麼用,期待趕快上一些「真正管院」的課,但直到大三所有必修課都上完,真正「很管院」的必修課卻似乎並沒有回應大家熱切的期待,大家都覺得我們系「廢課很多」、畢業「好像沒有專業」。
在此姑且將「廢課」一詞的意思視為「沒什麼內容的課」,也就是說有些管理課「很常識」、「很淺」、「知識含量很低」等等,因此高知識量的基礎科目無論大家覺得他有用與否,在此不算進廢課之列。

本系課程規劃的定位,與基礎學科之必要?
就我自己的理解,本系的課程規劃是希望同學可以在三個領域都接觸後選出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照理來說,我們應該要既可以了解幾個領域之間的基礎知識以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能夠進到跨國公司的)管理人才,又同時在一個領域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
之所以最後讓大家覺得廢課很多,我認為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定位不明。
首先,一如《MBA≠經理人》所說,我們入學時「心懷管理」,並希望學會一些「管理專業」,但就算管理真的可能是一個不能被取代的專業,它也根本不可能在毫無實際經驗之前,就透過模型化的東西變成專業,或透過對其他國家文化的概括(刻板印象)理解來達成。
既然如此,讓課程變得扎實的其中一種方式,是教一些「有用」的課,也就是真正技術性的知識和小細節。然而這大概也不是管院(至少尤其敝院改名之後)的目標,既然國際的管理者需要應變的因素這麼多,學那些"有點過時的實務知識"相對來說好像變得不那麼重要,只要我具備了管理人才的特質跟更抽象的能力,那些進公司進到特定產業再學也罷。
那教基礎學科呢?這總夠知識性了吧?確實基礎學科是不少進階課程的基礎,例如微積分對統計有用而統計對行研有用,但對大多數確定自己不是要繼續做研究,又還沒決定未來跑道的同學,恐怕很難定下心來專心學好基礎學科中最知識性、最接近學術的部分吧?就像當初大一我們都覺得學這些跟管理又沒關係一樣。
然而更重大的麻煩是,只有大一的基礎課程並不能讓我們真正對一個學科的前提和預設有所反省,但後續的管理課程卻直接沿用了這些基礎學科的預設。以經濟學為例,(至少我修的)經原課程安排很明顯就是導論課,跟個經總經很不一樣,當然老師會告訴我們這個學科的基本假設和想事情的方式是什麼,但並不像總經老師總會在每個模型之前把他的前提跟限制,還有學界為何持續爭辯不斷講清楚。

課程背後的意識形態
前提跟限制之所以重要,不是要你去做研究,而是意識到假設的建構性,才不會把這些當成不必質疑的真理。
廣而淺的敝院學習方式並非對學生毫無影響,並非所有管院的課程都在「整理常識」。
兩年多前臉書曾經流行一篇文章,反駁時下「科系不重要,只要努力隨時可以轉換跑道」的樂觀觀點,認為一個人再不認真投入本系的學習,學科背後的預設和價值觀依然影響自己後來的選擇。[1]
財務管理的預設是股東利益極大化,投資學的預設是風險愈高投資報酬率愈高。這些前提的背後其實就是經濟學對於極大自身利益的假設(這裡的利益不只錢)。我的意思絕不是要在此判斷假設對錯或依照他們研究出來的模型有沒有貢獻,而是要身為一個可以獨立思考的人(先不管這個概念是如何被建構出來還有變得夯這裡只是要表達沒有的後果),就是隨時意識到既然它是個假設,肯定會有一些人和學科持有另外一種假設,並且同樣依照發展出自己的研究系統。至少要可以說清楚自己為什麼支持一個假設,並在受到質疑的時候為自己的假設辯護(這點我想經濟系的學生很多都做得到)
就算我都忘記報酬率某某率的縮寫,就算我不記得怎麼跑統計軟體算出定價策略對某產品的影響顯不顯著,這些概念作為前提反覆出現在剛好沒翹的課堂上,出現在求C-過臨時抱佛腳讀的PPT裡,我們以為不是計算不會考沒什麼,它們卻其實悄悄滲進我們的價值觀。
經濟學的假設看起來非常直觀,非管院的人們也這樣想,於是大家都輕看了這些假設。把這些假設都內化正是我們在管院學得最好的東西,我自己也絕對有受到他們的影響,而在某一些時候(甚至未必真正涉及到利益的時候,例如想要省時間)直覺認為這樣想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最後廣而淺的商業知識只讓我們帶走從未反思的學科前提,而非任何專業。

管理理論是社會科學嗎?管理在學科上的位置
MBA≠經理人》中提到曾在哈佛商學院追求社科研究的時代被邀請去教書(p.48)Parsons曾是美國社會學界紅極一時的大咖,他發展出來的主要理論結構功能論被當今學界認為僵化了對個體行動的理解而幾乎已經不讀,但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提到關於「事實」的觀點卻很值得我們參考:事實是「依據一個概念體系對現象作出在經驗上可以驗證的表述」。[2]社會科學的任何一套理論都不是為了追求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而是為了有一套能夠被檢證、讓其他人能夠對話的觀察社會,不同理論間的彼此說服不該只論及經驗證據使用上的對錯,更應該是指出對方的假設哪裡以及為何需要修正。
就此而言,如果管理理論可以作為社會科學,他的研究成果應該要可以從前提到經驗證據都被後來人對話。管理理論之所以在文章中被批評成底氣不足,我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至少在管院教育中,都沒有把自己前提弄清楚,因而「看起來」較難與其他社科學科放在同一條線上檢證。
例如,我們固然可以用經濟學的理論來說明自由貿易的好處,但新自由主義之所以能夠興起進而成為當今最有力的意識形態,當然有它的歷史背景,有國際政治的影響,然而相對於經濟學,身處管院的我們跳過這些為自由貿易辯護的討論,直接將它當作必然正確的前提。商管的概念(如成本效益、服務品質等)在當今社會很紅,因而主導了話語權,這是我們之所以以為我們在學的是「常識」。
另外,如果管理仍將重點擺在理論或實證科學方法上,它就愈與「人」本身無關,也就是注定要犧牲掉一些觀點角度。國企管的Hofstede理論針對各國文化指標的排名就是一例,沒有一個國企系的學生不知道企業需要面對全球標準化與在地化的挑戰,但這樣的理論整理則不無放大國家之間差異而忽視國家之內差異之嫌,對於管理人實際跟外國共事者互動的現場的解釋力也有限。
人文和社科在1970年代經歷一個重要的「文化轉向」,以探問意義取代傳統認識論:不再以找出事實真相為唯一目標,而是關注事件在特定的時空脈絡或互動關係之中如何被()呈現,因此身體、情感等所謂非理性的因素逐漸被重視。就此觀點而言,管理如果作為社會科學,研究上除了關注並整理國籍、法規政策等硬性的因素之外,應該關注「人」;決策者也不該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呼風喚雨或只看到外在環境,而必須從他跟特定職位的共事者的關係或他在整個團隊中的位置做考量。
研究一個組織或其內部人員的經驗依然有意義,但目的並不能讓我們學會A情況就用B手段這樣的管理通則。而其實這正是那些出色的經理人曾經每天在做的事,管院教育卻可能讓我們成為自以為客觀而全知的人。
管理作為社會科學 ,應該是既有蒐集量化資料做實證研究 ,也詮釋意義的質,其累積的 知識也絕對有其貢獻 。只是當「管理作為大學部主修」定位不明確,教育方並非 將理論生產 時包含預設證據等的思辯過程, 只是將看似貼近科學實證的基礎跟不反思前提整理性知識分別教給學生,則想像自己為「管理專業」,卻未必有深刻的課程學習。

找些藉口說服自己專業所在
沒辦法靠所學說服自己真正擁有專業的敝系學生,總得找出自己能夠拿出來的競爭力所在,於是我們說自己在辦營隊、辦之夜的過程中,訓練了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我們說我們在無數的分組報告中學會了與人溝通和負責;我們說,我們英文很好、很國際化(狹義的那種)。然而仔細想就能知道,這些能力或準備根本不需要念管院,在其他系辦活動或參加社團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頂多可以說,我們比別人多擁有一些商業資源,比如怎麼製造出最合適的履歷、參加商業競賽、為這幾年才瘋狂興起的找實習創互助平台等等。
但這並不是說敝系的同學都是不厲害廢廢地離開學校,相反的,大家完全是十八般武藝什麼都精通。但大家的厲害一方面是大家本來具備的各種因素(例如個人興趣專長、成長背景的資源,以及成長環境和條件造就的性格),另一方面或許也跟同儕的互動有關。也就是說,跟課程無關,至少跟管理為主系所的課程無關。

小結
至少就專學管理的系所,我認為在大學部真的並不那麼需要。
如果對大學的想像是技術性的知識,大學部以管理為主要專業的系只能提供少部分,如果希望大學可以學會研究或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學部相對以管理為主要專業的系還是基礎學科比較有意義,而且這樣的訓練並非對未來就業就無用
但管理學門依然有其價值,但實證科學的研究方式不該是它唯一的研究方法,並且不只經驗證據,其預設和前提也應該開放給任何其他人對話或批判,而這樣的思考過程有必要在教育中讓學生知道。


[1]Sean Huang。別被媒體誤導!大學唸什麼科系,比你想的重要太多了。2013/8/13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4315

[2] Talcott Parsons。《社會行動的結構》。第一章附註:關於事實的概念。2008P.41-42。南京市:译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